13756299900 全國服務熱線:

上一張 下一張

行業資訊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

四平:大力發展棚膜經濟 助推農民增收致富

發布時間:2022-07-13 點擊量:697

一棟大棚就是一個“聚寶盆”,一棵果樹就是一株“搖錢樹”。一棟棟成方連片的大棚,走進其中,碩果滿園、生機盎然,可謂是季季有特色,季季不一樣。四平市棚膜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讓農民在增收致富的路上有了實實在在的“金鑰匙”。

  壯大棚膜產業

  握牢致富“金鑰匙”

  梨樹縣喇嘛甸鎮有一個叫作王家園子的小村莊,九月青豆角是該村特產。在這里,多干活、多掙錢、比著干、鉚勁干是大家的常態。目前,全村共有1281棟大棚,旺季的時候,每天都可以產出九月青豆角15萬斤,年產值更是達4000萬元。這幾年,王家園子村的九月青豆角已成為響亮的品牌,遠銷十多個省市,成為百姓餐桌的“放心菜”。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積極推進落實“全省百萬畝棚膜工程”建設任務,全市新建棚膜面積2267.31畝,極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一位農業專家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參與棚膜經營的每個人年收益都可以達到1.5萬到2萬元,農民兜里有錢了,日子過得更舒坦了。

  為了握住、握牢這把致富的“金鑰匙”,市農業農村局更是不斷加強技術培訓,不僅組織各地專家、農技人員通過線上技術答疑、線下現場指導,還積極組織農戶參加“雙百共建”專家云講堂。僅今年上半年就累計開展線上指導166次,線下指導91次,服務主體300余戶。

  抱團發展好“錢”景

  激發農民就業熱情

  “現在能過上好日子多虧了這蔬菜大棚。”鐵東區葉赫鎮居民李大姐正在對葡萄進行剪枝,她對記者說,現在她不僅家里種著地,還在合作社打工,每個月的工資就有3000元,這樣不用離家既能照顧老人孩子,又有可觀的收入,日子真是有奔頭。

  走進葉赫綠寶農民專業合作社,眺望遠處,三面環山,一面臨水。走進大棚,一串串葡萄簇擁在一起,玲瓏剔透,果香四溢,讓人垂涎欲滴。園區負責人栗志霞介紹,目前果實處于盛果期,每天都有車來收貨,可謂供不應求。“只要拍拍短視頻,就有不少商家來電話要貨了。”說起最近的“收成”,栗大姐更是高興得合不攏嘴。

  由于棚室采取控溫技術,大棚內晝夜溫差近20℃。這讓栗大姐種植的葡萄甜度更高、口感更好,陽光玫瑰、藤稔、巨玫瑰等9個品種更是成為特有品種,銷往沈陽、哈爾濱、長春、上海等多個城市,廣受消費者青睞。這一棟棟大棚也為周邊的農民提供了就近就業的崗位。僅栗大姐這里,旺季時期就需要工人100多名,每月工資都可以達到3000-3600元。

  四平市作為農業大市,以發展設施農業為突破口,以發展棚膜經濟為著力點,依托典型企業示范帶動,不僅涌現出王家園子村、葉赫綠寶果蔬園等棚膜經濟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還吸收周邊農戶加入共同從事大棚蔬菜、瓜果種植,實現產業項目分紅全覆蓋,為村民增收和村集體經濟壯大開辟新路。

  塑造品牌“影響力”

  做精做優擴大市場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這些鑲嵌在田野里的各色大棚正在源源不斷地為農民增收致富帶去希望。依托棚膜經濟,四平市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業,部分園區積極探索果樹栽培、休閑農莊、民俗村等特色各異的模式和類型,不斷拓展現代農業的多功能性。

  伊通滿族自治縣伊美生態園以櫻桃種植為主,兼營油桃、蘋果、李子、葡萄等十余種水果,形成了特色果蔬栽培、休閑采摘、旅游觀光、滿族餐飲于一體的農牧園區。每到旺季時,除了前來采摘、參觀游玩的周邊游客外,還有很多外省游客慕名而來。生態園為附近的農民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帶動周邊農戶共同走上致富路。

  正所謂質量是產品的生命,品牌是產品的靈魂,沒有品牌,就沒有身價。為提升產品競爭力,增加產品附加值,市農業農村局圍繞加強區域交流溝通商務合作,促進四平市優質農產品產銷銜接。積極組織開展“匯四平地產 融八方商機”農產品展銷對接洽談工作。

  展銷會上四平市農產品得到了一致稱贊,“四平農產品”的品牌效應,也逐漸擴大。同時,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搶抓品牌強農發展戰略,努力打造創建“四平玉米”“平地生香”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積極推動四平市農業走上以品牌化為牽引、以產業化為組織、以基地為依托的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道路。

來源:四平日報

作者:崔圣馳


成人乱人乱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_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_国产日产精品久久久久快鸭